肝硬化患者出現消瘦的情況,首先要去醫院檢查是否出現肝癌,排除了這點后可能就是肝硬化導致的營養不良。 肝硬化患者的營養狀況會影響患者的存留期、生活品質、肝硬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發展以及肝移植后結局。
肝硬化導致營養不良的機制
促進因素包括膳食攝入不足、消化和吸收受損及代謝改變。
厭食、噁心、腦病、胃炎、腹水、限鈉膳食及合併飲酒都能促使膳食攝入減少。
膽鹽缺乏、細菌過度生長、腸動力改變、腸道門脈高壓性改變、黏膜損傷及腸道通透性增加均可導致營養素吸收不良和消化不良。
肝硬化是一種加速饑餓狀態,即機體利用了除葡萄糖以外的能量物質(蛋白質、脂肪)。
尿素及肝蛋白質合成減少、腸道蛋白質吸收減少及尿氮排泄增加導致蛋白質總量丟失。
碳水化合物代謝異常,與胰島素抵抗、糖異生作用受損和糖原儲備下降有關。
肝硬化營養不良的評估
營養狀況評估:總體評估
肌肉品質:人體測量法、CT掃描、雙能吸收測量法、生物阻抗分析、肌肉超聲
肌肉功能:握力測試
總體體能:"起立-行走"時間,6 min步行距離
如何給肝硬化患者補充營養?
想要知道如何給肝硬化患者補充營養,可以和醫生進行一個詳細的溝通。 醫生會分析患者的病史,分析他的病情。 測量患者的體重,和標準體重相比較,計算每日應該攝入的熱量總值,制定最佳的飲食方案。
肝硬化患者可以從原來的一日三餐,變為少食多餐。 這樣空腹的時間會比較短,減少肝臟的負擔。 也可以安排睡前加餐,能夠降低脂質氧化,改善氮平衡。
肝硬化患者要著重補充蛋白質,尤其是優質蛋白質,有需要時可以聯合腸內或者腸外營養。 除此以外還要補充支鏈氨基酸,降低血氨水準。 還要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C等,能夠預防肝性骨病的到來。
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現了營養不良的問題,要儘快的調理,及時和醫生溝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