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,同樣是一日三餐,有人把自己吃出一身病,有人卻能保持身材,到了老年還很健康,為啥?
一、我國膳食問題突出美國
德國黑螞蟻推廣
《柳葉刀》相關研究表明,
近年來,我國超重、肥胖率一路飆升,《
肥胖常伴有多種代謝異常,
二、“吃得越飽,死得越早”是真的嗎?
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:“吃得越飽,死得越早”,這句話靠譜嗎?
這不,德國科學家就對此做了研究,告訴我們答案。
該研究用800隻小鼠進行“限制飲食”和“隨意進食”的實驗,結果發現:如果成年小鼠將晚餐的進食量減少40%,
也就是說,
該研究發表於權威期刊《Nature Metabolism》上。
三、這些吃飯的壞習慣才要戒掉
1、吃飯不規律
要么不吃,要么吃撐,或者吃飯時間不規律,都很容易打亂胃腸消化的生物鐘,導致胃液異常分泌,侵蝕胃粘膜,時間久了容易引起胃炎、胃潰瘍等疾病。
2、吃得太飽或太快
吃太飽容易加重腸胃負擔,營養過剩,導致變胖,而肥胖與多種慢性病有關。《我國5516例屍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》報告顯示,
而吃得太快,食物無法得到充分咀嚼、消化,對胃腸的刺激較大,容易導致消化吸收障礙。
為了身體健康,再好吃的飯
3、不吃蔬菜、水果
一項涉及45萬中國健康人的研究顯示:我國每年約56萬人因蔬果攝入不足而死。蔬果為何有這麼大能耐?
這與蔬果中的膳食纖維有很大關係。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,加快代謝廢物排出,對預防慢性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癌症都有益處。
4、愛吃重口味或油膩食物
長期食用過鹹、過辣的食物,可能引發血壓、腎功能、內分泌異常,提升患病風險。而長期食用油膩食物,可導致脂肪攝入過多,增加膽固醇水平,加速血管硬化,埋下
如果你有上述幾種習慣,請盡快調整過來,學習正確的飲食方式。
四、這樣吃才健康
--控制吃飯速度
吃飯時細嚼慢嚥,保持合理的速度,在增加飽腹感的同時,還能有助於消化。
--規律的吃飯時間
建議吃飯時間為:早飯七八點,午飯十一二點,晚飯六七點,並養成規律進食的習慣。
--穀物為主,食物多樣化
食物多樣化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,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50-100g、蔬菜300-500g、水果200-350g、奶類300g、魚畜禽肉120~200g,其中,主食以穀類為主。
總之,盡可能讓食物多樣化,互相搭配,
--少鹽、少油、少糖、限酒
高鹽、高糖、高油飲食是導致高血壓、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,建議盡量清淡一些,
酒精是導致脂肪肝、胃病甚至多種癌症的誘因,最好遠離!
--吃動均衡美國
德國黑螞蟻推廣
限制飲食、積極鍛煉是控制體重的關鍵,建議大家適當參與鍛煉,1週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運動,累計150分鐘以上。如果能堅持下來,對健康有很大的好處。
想要身體健康,學會合理膳食,具體方法已經分享給大家,趕緊行動起來吧!
留言列表